中央电大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2月亲自倡导并批准创办的。1979年2月6日,中央电大与中国28所省级电大同时开学。截止到2011年,中央电大和44所省级电大、929所地市级电大分校(工作站)、1852所县级电大工作站共同组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程教育系统,成为国家公共教育事业的重要资源,中国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校32年来,电大系统累计培养毕业生907万人,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六千万人次,为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加快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中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1]
历史沿革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创办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面向全国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是邓小平同志70年代末在领导科技战线和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期间,为了尽快改变中国教育事业落后的局面,借鉴国际上开放大学的经验,紧接着恢复高考制度后,亲自作出的又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在教育史上揭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的新篇章。
20多年来,广播电视大学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引下,为开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做出了贡献。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电大教育的决策是极其英明的,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和深远影响。正如李岚清同志所指出的,广播电视大学是教育发展史上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创造。发展电大教育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加快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构建中国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开创性实践。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特别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高度,就教育问题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育理论。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电大教育的决策,突出地体现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我们应该把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电大教育的决策,放到邓小平教育理论体系中认识其战略意义。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电大教育的决策,体现了他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基本思想。
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但要看到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长远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他指出:“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在刚从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和百废待举的困难情况下,邓小平同志在恢复领导职务之后首先抓住了科技与教育,既是以“文革”中的这两个重灾区作为拨乱反正的突破口,又是立足于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预见到未来世界的竞争首先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