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毕业证样本(5)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国民经济受到社会动乱的破坏而急剧恶化。1967年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分别比上年下降7.4%和8.4%,1968年又分别比1967年下降8.7%和8.5%。1969~1973年,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在一定程度上重视工农业生产,增加基本建设投资,国民经济收入有所回升,社会总产值年均递增13.4%。而1974年批判所谓“复辟回潮”,使国民经济重遭破坏。是年社会总产值的增长率由上年的18.3%降至3.8%;国民收入增长率也由上年的18.6%下降3.4%。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实行整顿,全县经济建设相应得到重视。是年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7.4%、6%。1976年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大批“唯生产力论”,又把经济建设搞乱,社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3.4%,国民收入也比上年下降1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7~1994年)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在社会逐步稳定的局势下,全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调整。农业方面,致力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工业生产也进行初步调整。工厂、交通恢复正常生产和运转。1977年,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4.7%,粮食产量增长12.1%;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3.4%。60%职工工资间隔10多年没有上调,得到不同程度增加。被十年动乱破坏的科学、文教、卫生事业初步得到恢复。1977年,在恢复高考制度的同时,整顿教育秩序,使中小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轨。由于尚未否定“文化大革命”和消除“左”的思想影响,经济建设又提出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出现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的急躁冒进的失误。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古田县经济经历从打好基础、持续增长和结构调整到全面起飞的三个发展阶段。 |
- 上一篇:咸宁大坪中学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毕业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