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前身为生物系,始建于1985年。现有生物科学(师范)、生态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五个本科专业;在二十多年办学历程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支教学、科研过硬的教师队伍,初显教学与科研相得益彰的特色,已成为学院骨干教学与科研单位。目前,生物学和生物工程为校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生物工程专业是四川省特色建设专业,也被列入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二十多年来,学院为当地教育、政府、企业、科研等部门培养了大批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坚持“依托产业办专业,人才校企共育,服务地方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秉承学校“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宗旨,按照学校“一二三四五”办学思想体系的要求,构建了以专业核心课程制度为重点的、突出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方案;依托生物工程特色建设专业,承担了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和“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4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博士15人(在读7人),硕士14人;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四川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宜宾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宜宾市拔尖人才4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聘请有6名211高校、企业的博、硕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为客座教授,2名名誉院长;建设了“生物与生物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含23个生物学基础与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室,拥有教学科研实验用房近6000M2,实验仪器及专业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建设有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宜宾研究基地,与宜宾红楼梦酒业建立了联合研究基地。建设了近二十个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了保证,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教师依托“油樟资源与利用四川省科技创新研究团队”、 “中国蝮亚科蛇的分子系统地理学创新团队”、“白酒生产技术四川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食品生物技术创新团队”、“长江上游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以“发酵资源与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西南特色经济植物保护与利用院级重点实验室”和“发酵工程与食品科学研究所”等为平台,围绕地方特色资源与地方经济特点开展科研工作。先后开展了固态发酵系统中微生物资源、发酵工艺和副产物资源利用研究;特色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两栖爬行动物与长江上游珍稀濒危动物的系统进化与种群遗传研究;长江上游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14项、地厅级科研项目64项,科研经费近730余万元,获得专利3项,年均发表科研学术论文30余篇。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相关产业是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更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生物技术日新月异,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在学校“一二三四五”办学思想体系的知道下,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人才培养体系、“一二三四”服务社会体系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紧跟学科发展和时代的步伐而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