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技能训练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1、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把教学、实习、生产结合在一起,做到教室车间一体化,教学实习一体化,教师师傅一体化,使各专业的技能课的比例平均达到52%以上,学生技能等级鉴定中级工取证率达到98%。 2、积极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与山西黄河汽修厂、新宝鼎汽修厂、青岛海尔集团、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就业率达到98%以上,现在企业到学校用人需提前预定。 3、努力挖掘校企合作新途径。08年与上海通用、北京现代联合开办“上海通用班”和“北京现代班”;2010年又与美国斯匹克公司合作,成立“斯匹克班”,与上海景格、上海宇龙合作,开展课程研发和教学软件的开发,使校企合作进入了新的高度。 4、开展准职场教育,定期安排二年级学生到企业参加教学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现代企业的环境、场景、产品生产过程并了解企业文化,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深化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内涵。 三、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努力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学校聘请山西省行业企业专家和各学科骨干率先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对学校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监管和动态指导。 1、按照模块化教学设置,依据岗位标准,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法,遵循有利于学生掌握技能,有利于职业素质的培养,有利于职业能力提高的原则,对课程进行了整合、重组,实现三维目标的新课程标准,强化了技能训练和考核的力度,还自编了多种校本教材。 2、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秉承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会不会”做足文章,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课程建设要求,让大部分原来文化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重新点燃了学习的激情。 3、学校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立足点,关心教师的成长、成才和发展。支持教师出国研修和国内培训,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把师资培训的触角延伸到全省。 4、学校将企业标准引入学校,探索有效评价模式。通过校园开放日、就业洽谈会等形式,将用人单位和家长请进来,全方位了解学校教学全过程,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将企业评价标准引入学校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以就业为导向,建设现代化、开放性的实训基地,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1、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按照“真设备、真产品、真环境”的原则,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完善实训设备,共享企业资源,改革实训模式,实现内涵提升。现建成了两个具备一定规模的实训中心:汽车实训中心、数控实训中心。 2、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学校与太原市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北京比亚迪模具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集团等47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利用率高的校外实训基地,并在企业聘请技术高、操作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