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毕业证样本点击江苏省高中毕业证样本查看,版本由省级教育部门统一印制发放下属学校。 、高中成绩单、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坐落在紧靠大运河和京沪高速公路、工商业兴旺的江苏省重点集镇曹甸镇,办学五十多年来,为高等院校和地方培养了大批人才。 学校建校于1956年。1998年秋,学校迁入新址,领导班子抓住机遇,实施自己的办学追求:把学校建成“美丽怡人的花园,勤奋踏实的学园,和谐发展的乐园,安全温馨的家园”。如今,学校占地120多亩,建筑面积25000多平方米,楼房林立,布局合理,格调高雅;绿化面积18500多平方米,草木葱茏,花开四季,异彩纷呈;教育装备现代化,设施齐全。有30个班级,1600多学生,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敬业爱岗。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扬州市同类学校前列。学校近几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师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扬州市文明单位”、“扬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先进集体”、“扬州市绿化学校”,是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扬州大学教科院和扬州市“教科研实验基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曹甸高级中学立足于建设和谐的育人环境,探索和谐的生本发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和谐的审美情趣,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围绕“以生为本,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特别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承担了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农村高中心理教育 模式的构建”,课题即将结题;独立编写校本教材《心育》(高一分册),配备专职心理学教师,开设《心育》课程;1999年4月设立了心理咨询 室,并正常开放《心之坊》信箱,面向全体学生全程开放。从学习心理到人际交往心理,从考场心理到考后心理,从舒解心理压力到舒减心理焦 虑等等方面加以指导,让学生信心百倍地投入到高强度的学习甚至未来生活过程中,确保学生人格独立、心性和谐、体验快乐、体验成功。围绕“以师为本,注重教研”的教育理念,特别重视教师培训。教师培训系统有序、扎实、高效。“培青”“青蓝”“脱颖”“名师”等四 大工程,内容翔实,形式完备,自成体系,别具一格。数学组曾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师群体”,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艺等教研 组被评为县优秀教研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同时十分重视课题研究,省市县立项课题数量多,位居全县前列,学校已成为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教育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围绕和谐教育理念,从师生和谐、人境和谐、干群和谐等角度建构曹中特色的和谐教育模式。学校荣誉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找到内涵发展的新生长点、成长点、增长点,使曹甸教育教学取得了丰硕成果。曹甸高级中学今年高考再获佳绩,在全县同类学校中进步率第一,达标率第一,6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第一。目前,该校已成为扬州大学教育科研基地、扬州市教科研基地、省“心理教育实验学校”、省“和谐教育实验学校”。 去年,该校教师在市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的论文有60多篇。近年来,1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1名教师被评为“扬州市劳动模范”,1名教师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2人被评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7人,扬州市学科带头人1人,扬州市教学骨干1人,扬州市教坛新秀2人,宝应县优秀教育工作者40多名,宝应县十佳青年教师1人,宝应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20多人。学校领导现任校长:王桂喜——“校长就是责任” “苦练内功传帮带,带出一个江苏省优秀教师集体” 王桂喜始终践行着“不干出一流成绩决不罢休”的誓言。他年年代高三课,但他每年对教材的认识、对教学手段的运用都会有新的思考,于是就有了年年变化的新教案,新课件,看看他年年翻新优化的课件,紧跟课程改革理念的教案,同行们都叹服不已,而这又成了激励同行们认真钻研,不断进取的最好实例。 王桂喜是曹中这支“省优秀教师集体”这支铁军的领头雁。为培养一支特别会工作、能战斗的教师队伍,他主动挑起培养骨干的重担。现任数学教研组组长、县学科带头人徐乃国老师,刚刚担任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时,总感到心中没“底”,王校长立即和他结成帮教对子,从教案的撰写,到教学中一个个细节的具体设计,都予以仔细的指导。一度时期,王校长几乎都要上超前课,深入课堂听课,再逐一予以分析指导,终使徐老师迅速成熟起来,连续多年高考数学成绩一直十分突出。望着一摞摞证书、奖状,徐老师总是感慨地说:这里面凝聚着王校长多少心血啊! “排除万难向前走,走出一串学校和谐发展的脚印” 2003年6月,王桂喜从老校长手中接过曹中事业发展的接力棒。面对已经声名鹊起的曹中,在王桂喜心中,校长不是什么名誉、地位、权力,而是责任。 2003年曹中重新启动申报创建省三星级高中的工作,这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王桂喜辗转反侧,筹划组织。从一整套的管理制度的修订,验收资料的整理,一场学生才艺展示的准备,教师验收课的质量,再到硬件工程的配套到位,他不知熬过了多少白天黑夜。吃苦受累,王校长倒也认了,可还要绞尽脑汁筹措资金。最后,他硬是靠一张嘴,两条腿,解决了制约发展的经济瓶颈。到2004年3月,短短的几个月,学校迎来了省评估院专家组的验收,一座农村一流的现代化高中赫然矗立在人们面前。 王桂喜深爱着他的老师。当雨水天气,他就出现在教师平房宿舍,看有没有漏雨的屋子;外籍教师多了,他想方设法砌了青年教师宿舍楼;为让教师安居乐业,他又筹划再建一幢教师宿舍楼;每一年春节,他都要挨家挨户地走走,拉拉家常,为老师解决点实际的困难;逢年过节,他总是把无处可去的没成家的小青年们叫到家,大家一起弄一顿家常菜,并顺势帮大龄青年拉拉线;当了解到有的教师还是夫妻两地分居,有的教师孩子大学毕业分配还没着落,有的孩子入学有困难时,就主动为他们四处奔走、求助。一个老教师住在教师楼顶层,反映年纪大了,能否重新安排在一楼住,王校长二话没说,调节住房,还在巷道为其砌了厨房和杂物间。这位老教师感动地说:校长,学校就是我的家,我这个客籍教师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曹中这个家。 “全力拼搏讲奉献,献出一颗忠诚教育事业的大爱之心”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一所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始终把住教育质量这根生命线,王校长深信此理。 近几年来,王桂喜工作更为紧张,繁忙。一方面,作为学科带头人,他要完成高中毕业班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他身为校长,还要担负高三毕业班的教学指导工作。一度时期,他喉炎发作,几乎到了失声的地步,吃上几粒含片,他又走上了讲台;有几位学生对高考失去了信心,他和他们促膝谈心,总结他们学习中的经验教训,增强他们的信心;一位新教师,老是担心自己教不好,思想负担过重,王校长和他谈了整整一个晚上,解除了他的思想包袱……英语组的某些老师,一度时期认为高考复习就是拼命地挤占学生的课外时间,以“拼消耗”、“拼时间”来争效益,王校长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与这些老师座谈,帮助他们把目光从课外移向课内,在把握重点、难点上下功夫,终使这一科的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05届学生,入学基础为同类学校最差,一度时期,统测成绩为全县倒数第一,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思想比较消沉,丧失了进取心,社会担心,教师担忧,连主管部门也存有顾虑。王桂喜担负起年级指导工作后,首先从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入手,召开座谈会,分析高考形势,分析学生现状,张扬有利因素,激发必胜信念,终使师生们的情绪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一年,学校荣获扬州市唯一的高考特别贡献奖。 在曹中,师生常常议论说:“在王校长的心里,有学校,有教学,有老师,有学生,唯独没有他自己及家人,他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全校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