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果博东方公司办理开户电话19048888882移动版

求职者交流网1 > 教育资讯 >

南阳实验中学毕业证样本(2)


2002年迁校以来,重点升学人数三年翻两番后始终位于中心城区前列,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大幅度提高,已成为我市寄宿制学校的首选,成为中心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七年来的飞速发展,为中心城区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今市实验中学所在地,即建为东大寺,原名弥院寺,一说建于贞观初,不可考。到了元代至元年(1335年)改为学府,称宛南书院。书院负责人叫山长,教师分为讲师、助教、助理等。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诏改宛南书院,南阳知府庄有信重修改建宛南书院,四周筑垣为院,三门分别命名为:左社门、右仪门、中为大门,直入先贤祠。次为总讲堂,藏书楼为尊经阁,阁后到堂,左右分为四斋:一曰教仁,二曰集义,三曰复孔,四曰达智,各斋均设讲堂,列书屋数十间,座落棋布,严谨大方。射圃亭后建草庐,有池、有桥,叠石为山,风景宜人。除东北的文昌阁,东南的奎星阁外,西南建有土地祠。院门向东,立雕彩牌楼,知府庄有信书“道义渊府”四个大字于牌坊之上。全院占地80亩,房舍300间,其规模与著名的嵩山书院,庐山的白鹿洞书院不相伯仲,可容学生300余人,规模之大,为河南书院之最。

清光绪29年(1903年),书院改为南阳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宛南第一中学;民国四年(1915年)河南省划为六个学区,南阳被划为第五学区,设省立中学一所,故改为河南省立第五中学,简称“南中”,当时学生6班300人,学制6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上世纪60年代改为河南省南阳市第一高中;70年代改称为南阳一中,2002年7月改称为南阳市一中分校,2006年9月改称南阳市实验中学。

南阳城区自宋至清共有八大书院,这八大书院是:诸葛书院、豫山书院、志学书院、养正书院、南阳书院、紫山书院、宛南书院、崇正书院,其中以宛南书院为最大,从元至今近700年,南阳名士多出于此。700年间,从这里走出多少学子,无从考究。1993年在北京召开南中校友会,在京校友报到者123人,估计总数在300人以上。据史料记载,从光绪元年到光绪29年,南阳共出进士6人,举人34人,大部分是从宛南书院走出去的。1955年到1999年选聘的两院院士中,河南省籍院士53名,南阳占13名,为全省之冠,其余的,如开封5人、新乡5人,郑州4人,安阳4人,其他地市,1-3人不等。在这13人中,从南中走出的院士是:语言学家丁声树、建筑学家杨廷宝、选矿专家余永富、水利发电工程专家张勇传、地质学家张国伟,一所学校走出这么多院士,在全省所有百年名校中,绝无仅有。

早期的南阳一中,可谓名儒荟萃。1903年首任教习张嘉谋先生,为清廷内阁中书,民国初年任众议院议员,是中州八大名士之一,他不置家产,耗尽祖业,兴办学校;1908年,主政学校的杨鹤汀先生,是辛亥革命后南阳首任知府,同时任南中总督,其儿子杨廷宝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1924年即获美国建筑设计一等奖,他的著作被美国、英国作为建筑学教科书使用,主持参与了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先后两次当选国际建筑协会副主席;1912年的宛南中学学堂堂长罗飞青女士是辛亥革命烈士。现代史上在这里任教的彭禹廷、董作宾、吴丽泉、黄廷晌、徐玉诺、胡耀亭、米至亭、段雅亭,都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学家、文字学家等。五四时期,这里是南阳进步思想的发源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走出了大批进步青年,不少人英年早逝,成为革命先烈。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