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果博东方公司办理开户电话19048888882移动版

求职者交流网1 > 教育资讯 >

天津宁河县芦台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3)


四、教育教学情况
  民国二年(1913)创立时学制4年,民国十二年(1923)改为三三制,并行选科制;十六年(1927)八月改为四二学制;十七年(1928)改三三制。民国二十七年(1938)改为县立中学;三十年(1942)改为河北省立宁河县中学,是年增设高级商职班(共4届)并扩立为完全中学,即增加高中。学校从1913年创立至1948年宁河县全境解放,35年间共招生42个班,毕业学生1009人,其中高中班学生68人,高级商职班学生29人。1948年教职工50人。从1948年至1966年学制基本为四轨三三制,生源主要为河北省天津地区。此间平时教学实行5分制,升学实行100分制。1966、1967两年因文化大革命初、高中均未招生;1968年初中恢复招生,1969年高中恢复招生,学制均二年;1976年初中恢复为四轨三年制,1980年高中恢复四轨三年制,实行100分制,1995年,成立依托于芦台一中的公办民助学校——永兴中学,当年招生70名,1997年初中不再招生,永兴中学高中扩招至300人,,至2000年学校为12轨三年制,在校生2100人。2002年为十三轨三年制,学生增至2300余人。
  办学思想 学校创立宗旨为“教育救国”。初创前十几年基本上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做法,课程、教材学西欧、日本,摸索“教育救国”途径。20世纪20年代末,校长杜心耕(书田)接受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张伯苓“平民教育”思想,将学校办学目标确立为为平民而教育,为教育的平民,实行“教、学、做合一”,提出“勤、慎、朴、洁”的校训。当时校歌“广厦平开芦水岸,大庇寒士尽欢颜。好从实际求生活,不把虚名误少年。勤劳作、苦钻研,准备身心发展,前途努力莫迁延,三载 一瞬间。”形象地反映了这种办学思想。“勤、慎、朴、洁”校训成为一代代师生自觉奉行的行为准则。
  解放后,芦台一中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办学目标突出了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宗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办学目标是:初、高中并举,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学校以“严密的组织、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保证大面积丰收。
  办学成绩 1960年初中学生在天津市统考中获总平均分第一名,同年高中学生在高考中升学率94%,居河北省首位,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国务院表彰。1964年被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中首批办好的“宝塔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造反派”组织旋即成立,学校干部教师遭到批斗,造反派学生游行,串连,辩论,打砸抢,校园内大字报扑天盖地,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被打乱,高考被取消。此后学校与全国一样陷入长达十年的“文革”动乱,政治运动此起彼伏。但多数干部教师仍为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而抗争。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