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果博东方公司办理开户电话19048888882移动版

求职者交流网1 > 教育资讯 >

忠州中学毕业证样本

忠州中学毕业证样本点击重庆市高中毕业证样本查看,版本由重庆市教育部门统一印制发放下属学校。
学校简介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忠州中学是重庆市重点中学(渝府〔2009〕8号文件),是名扬巴渝的百年名校。学校创建于1906年,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产物,是原四川省创办最早的24所中学之一。民国时期更名为忠县县立中学堂。解放初期,命名为川东区忠县中学,忠县第一中学,1982年,命名为忠县忠州中学,1996年批准为万县地区重点中学。2009年1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前身

19世纪末,面对世界的激变,一批学者借鉴西方教育学理论,深刻反思中国旧教育,痛感科举式的教育陈腐落后。在反对科举制,批判旧教育中,人们认真研究中国教育的实际,逐渐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新教育的思想和体系。在“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引进和传播,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迫于形势,1900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教育”,五年后,1905年9月2日,清廷一纸上渝废除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开启了现代教育。一时,兴办现代学校,派遣留学人员蔚然成风。   清末,忠州是川东道直隶州,辖丰都、垫江、梁山(今梁平)三县。在兴办新式学堂的浪潮中,1904年(光绪三十年),忠州和丰都、垫江、梁山三县集资合办忠州中学堂。校址在忠州北城三牌坊,即上世纪80年代的忠县农训班地址。忠州人沈树楠(字韶九,郡学廪膳生)负责筹办,校舍一部分沿用杨氏旧宅,另新主建砖瓦木石结构四合楼房四进,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落成。

1906年春,忠州进士何荣楠担任忠州中学堂第一任堂长(又称监督),因其东渡日本留学未归,暂由忠州举人陈光绩(曾留学日本)代理一学期。本学期招收忠州中学堂第一届新生200名,是为甲班。各县学生名额按其出资多寡分配,忠州籍80名,丰都、垫江、梁山三县各40名。遵照清政府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阴历癸卯年)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制定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通称“癸卯学制”)的规定,中学堂修业5年(15岁~19岁),招收高等小学堂毕业生。毕业考试仿照科举形式,并按等级给予科举出身资格。学制为五年。

翌年(1907年)春,垫江人李炳灵(字可渔,举人。曾任德阳府温江县教谕、成都府教授)出任忠州中学堂堂长,招乙班新生100名;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春,招丙班新生200名;1909年(宣统元年)春,招丁班新生200名,始分文、实两科;1910年(宣统二年)春未招新生。这年冬天,甲班毕业,考试及格的学生,仍仿前科旧例,分五个等级给予思贡、拔贡、副贡、岁贡和优贡等科名,可做教授、教谕,甚至州判、主薄之类的官职。   学堂创办之初,根据新教育的思想,课程设置较多,以模仿日本为主,初具新学规模,既有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又有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课程有修身、经学、国文、历史、地理、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英文、体操、音乐等。其中经学读春秋左传,动物、植物、矿物散入物理、化学中,不另设科。教师(当时沿旧例称为教习)大都是科举出身的官绅,例如忠州人余炽六(字上卿,举人)、沈树楠(郡学廪生)、冯承泽(字筠轩,举人)、肖树荣(字荫轩、拔贡)、毛蔚文(字芗陔,岁贡)、田百禄(廪生,现忠县新生人)、邓佐武(字少甫,副榜举人)等。福建人杨景祁兄弟叔侄三人,分别担任英文、算术、理化教师,号为三杨,最有名。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