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强劲的城市--广东省佛山市,是一所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地方综合性本科大学。1995年3月国家教委批准佛山大学和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组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2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2005年佛山职工医学院和佛山教育学院并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校现分为校本部、北院、河滨路、同济西路四个校区,占地面积2210.7亩,建筑面积34.54万平方米。至今为止,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专业人才9万余人。 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文学与艺术、政法、理学、机电与信息工程、环境与土木建筑、生命科学、经济管理、医学、教育科学和体育学院。本科专业46个,在招专科专业7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教职工1515人,其中专任教师827人。全校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正高职称112人,副高职称422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121人,在读博士生55人,硕士学位教师395人,留学回国人员70余人。此外,聘请世界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博士、丁肇中博士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0498人,其中本科生9348人,专科生1150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1184人。 图书馆藏书143.28万册,期刊2669种,中外文报纸173种,电子图书10万多种,中外文数据库12个。学校出版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其中社会科学版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教学、科研设备仪器固定资产13230万元。设有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各类实验中心、农牧场、附属口腔医院、兽医院等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教学、科研基地和实验室,拥有国家级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肉鸭研发分中心。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以及"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人才是发展关键"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地方所需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本科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以科研促进教学,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引领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7门课程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 4部教材获"十一五"国家级、部委级教材规划选题。动物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等3个专业被评为校级名牌专业。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明显效果。预防兽医学被评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预防兽医学实验室为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自2001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36项,市厅级项目185项、横向合作项目420项。科研经费数逐年增长,2006年突破千万元。目前,学校有文艺学、应用数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结构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等5个校级重点学科;正在着力建设校级学科平台3个:佛山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佛山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10多年来,先后与英国、美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莫桑比克以及香港等10余所国(境)外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进行长期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联合培养研究生,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和整体学术水平提高。1997年开始,我校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9个国家的9所大学合作,开展了INTOP项目(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Simulation),我校每年均派师生参与,也曾主办过两次活动。近年来,我校近400名毕业生到国外攻读学位,派出54名在职教师出国做访问学者或攻读学位。学校目前正在拓展新的合作渠道,加大国际化合作的力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获得了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认可,我校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均在97%以上。 目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正在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按"以工为主,综合发展"的构想,组建学科平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名师培育等一系列工程。同时正着力进行新校园规划建设,并以朝气蓬勃的活力、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和锐意创新的改革精神,立足地方,面向基层,朝着建设有特色高质量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 (统计资料数据截止至2008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