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学是一所文理商法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大学,校址在杭州,1998年9月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等四所高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浙江大学。
历史沿革校容校貌杭州大学历史悠久。前身最早是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1901年起曾几度易名,1914-1927年停办;后来求是书院于1928演变为“国立浙江大学”,育英书院于1914年沿革为私立之江大学。1937年日军占领杭州,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浙江大学文学院和理学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学文理学院与解放后创办的浙江师范专科学校、俄文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浙江大学的部分。1958年部分学校学院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5月3日为校庆日。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撤销,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大学停办,1979年邓小平改革后杭州大学复办。1998年9月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等四所高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浙江大学。
教学力量杭州大学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8人,教授164人,副教授509人,讲师584人。教师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4人,国家教委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1人,受到国家级表彰42人(次),担任国际学术组织领导工作的49人,有165位教授、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杭州大学一贯重视学术梯队的建设,从1994年开始,学校启动“博士化工程”,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注意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1991年以来共引进博士69人,有高级职称者14人;学校在职称评聘上,不搞论资排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实行对青年教师职称的破格晋升。从1987年至1995年,先后有170多人(次)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副教授,其中40岁以下的教授19人,35岁以下的副教授89人,他们已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崭露头角,有的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1994年下半年,学校决定实行100名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首批评定53名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校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其中5名被浙江省评为首批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办学理念校容校貌近年来,学校形成了“求是、育英”的校风,教学总体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有3项9人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7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在第一、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教材评选中,3部自编教材获国家级优秀奖,5种获部委一等奖,6种获部委二等奖。研和科技开发项目2800余项,获得专利46项,3次获国际奖,15次获国家级奖,140余项获省部级成果奖。1996年学校科研经费2723万元。学校建立并完善了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的格局,建立了三结合实体,校办产业已有一定规模,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