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基本内容洛阳大学创办于1980年9月,是我国利用世界银行教育贷款和通过洛阳市财政投入发展起来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经过25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1997年实施异地扩建之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基本形成文理工综合,多科性的办学格局。1993年被国家教委列为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200所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为592人,其中专任教师419名,其中,正高职23人,副高职12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的133人,攻读博士10人,攻读硕士研究生的42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洛阳市拔尖人才、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专家10名。
学校现有在校生7782人,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占地面积1045.41亩,校舍建筑总面积达到37.2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行政用房面积15.61万平方米,生均20.06平方米,学校拥有2个标准运动场,体育活动场地6.37万平方米。2002年学校被评为河南省普通高校基本建设先进单位。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3835.1万元,其中单台万元以上的设备有486台,生均4928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8312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86.1万册,其中纸质图书64.8万册、电子图书21.3万册。订阅现行期刊1144种、现行报纸60多种,拥有1120个普通阅览座位,150个座位的电子阅览座。馆藏文献中拥有珍贵的台湾版《四库全书》一套、《四部丛刊》一套、《传世藏书》123卷,馆内建有著名作家李准先生的纪念室,收藏有李准先生生前的藏书和珍贵手稿,分藏在东方文化研究院的以河洛文化为主题的专业图书资料,初步形成了洛阳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特色。2000年9月,洛阳大学图书馆被授予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先进单位”。《洛阳大学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从1998年起成为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多家权威数据库刊源。2004年5月《洛阳大学学报》入围中国社会科学院核心期刊候选刊物。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开设32个专科专业,1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2个河南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4个河南省地方高校重点建设专业。学校所有6个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在2002年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验收中,一次性全部通过。
学校实施科研带动战略,重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尤其注重利用洛阳的历史文化优势,结合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人文社科研究,取得丰硕成果,2000-2004年连续五年被评为洛阳市社科研究工作先进单位。承担的的国家级社科课题《疑古思潮研究》、《两汉辞赋全注》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先后成立的“老子哲学思想研究所”、“周易与考古研究所”、“辞赋研究所”、“韩国学研究所”,以河洛文化研究为主线,都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1996年以来,学校先后完成地厅级以上教学、科学研究项目139项,获奖57项,其中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学研究项目60项,获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3项,河南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编撰著作、教材277部,其中独著或任主编的有105部,近几年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加,被SCI、EI收录的有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