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现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和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3个国家级平台、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5个工程中心。拥有作物学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以及2个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个江苏省重点交叉学科(农业信息学、生物信息学)。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专业、5个硕士专业、5个本科专业。独立设有明天奖学金、英才奖学金、宁粳奖学金和新纪元树人奖学金等。
“十五”以来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转基因重大专项、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部省级科研课题和国际合作研究课题400多项,累计研究经费超过5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励1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8项、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1个、软件著作权67个,制定省颁标准46项,培育出大豆、小麦、棉花、水稻等省农作物新品种55个。
农学院大力拓展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领域,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家的3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还与美国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等建立了本科生“2+2”联合培养计划。每年接待合作研究与交流人员达150人次以上。
2011年,学校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宏伟目标,农学院将秉承“诚朴勤仁”的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上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大的力量。[1]
一代精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是我国创立最早的农学系科之一。在长达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中,一大批新中国农业科技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该院任教,他们是:著名小麦育种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前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金善宝教授,著名棉花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冯泽芳教授,著名数量遗传和大豆育种家、前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所长马育华教授等。此外,徐冠仁、庄巧生、蔡旭、鲍文奎、王绶、卢良恕、邹秉文、过探先等一代著名院士和学者在该院曾就读或工作,还培养了大批部省级领导、专家和教授,以及在农业战线各层次尤其是基层勤恳工作,默默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农学院已经建立了完整、成熟、先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诚朴、勤奋、实干、创新的优良学风,构筑了结构合理、精明强干、勇于创新的学术梯队。
师资队伍全院现有教职工155名,其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教授32名,副教授38名,博士生导师37名,硕士生导师3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家刘大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豆遗传育种家盖钧镒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著名遗传育种家翟虎渠教授现在本院任教。建院以来,农学院已累计培养博、硕研究生2000余人。本科生近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