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面向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山东省经济发展需求,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按照服务山东的战略思想,重点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经过5年时间的学科基础建设和10-15年时间的快速、高水平发展,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部分学术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对我国信息化建设,对山东省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较大贡献。
历史沿革哈工大计算机专业现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97年)及博士后流动站(87年);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建于1986年,并于1987年被评为国家唯一的计算机应用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还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 重点建设学科。建有国家计算机信息内容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计算机接口技术与接口系统实验室”。哈工大(威海)计算机专业是哈工大计算机学科的一部分,创建于1988年;199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开始培养研究生,目前每年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4个班120人,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2个班60人,计算机应用研究生28人。
学术平台哈工大(威海)计算机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与体系等完全按照哈工大计算机学院的总体规划进行,哈工大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徐晓飞教授兼任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院长,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亚东教授兼任哈工大(威海)计算机学院院长;还有总校的一批教授博导在哈工大(威海)进行长期的教学与科研活动。目前哈工大(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由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组成,计算机科学系由计算机软件教研室、计算机硬件教研室、网络与信息安全教研室等3个教研室及实验中心组成,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设有企业智能计算技术研究中心、人工智能与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媒体技术与嵌入式计算技术研究中心等四个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目前,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4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有博士学位者11人;有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1人、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1人。 06年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被山东省列为“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学院一直秉承“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的人才培养理念,近年来,所培养的学生以业务素质高、基础好、能力强而享有声誉。近三年年涌现3个省级三好班级0204103班、0404106班、0604201班和9名省级三好学生高晓东、赵妍妍、周江涛、王丹、肖文静、王轩春、田园、王宗尧、邵旭,校十佳大学生8人。有10项学生作品在国际和国内大赛中获奖。其中邹博伟的《长江水质的污染预测》获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省一等奖、《农场喷灌模型》获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三等奖。岳银亮、杜宇等本科学生在核心期刊《微处理机》上发表论文6篇。近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5%,就业质量较高,其中在IT行业就业的占了80%,到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的学生占了50%,沿海和省会城市占了90%;考研通过率30%-40%;毕业生四级通过率86-90%、六级通过率25-33%。出现校学生会主席周江涛和肖文静、校研究生会主席尹尚国、宫显辉等一批优秀学生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