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枞阳县鞠隐初级中学毕业证样本点击福建省高中毕业证样本查看,版本由省级教育部门统一印制发放下属学校。
创建历史
枞阳县鞠隐初级中学的前身是鞠隐小学,是清末教育家吴汝纶(字挚甫)的堂侄女吴芝瑛秉承父命,捐资创办的。 鞠隐小学是用鞠隐公名字命名的。鞠隐公,即吴宝山,字康之,效法田原诗人陶渊明而别号鞠隐,今枞阳县会宫乡吴留庄人。跟随吴汝纶父母,读书数年,与吴汝纶情同手足。清咸丰戊午年(1858年),吴康之随伯父吴纯甫在直北当差,因执事勤勉而为当时大学士文靖公宝?所赏识。时端恪公闻之,乃聘为幕友。派往齐、汴诸大名邑,几年中,以劳绩叙功而屡受举荐,初以盐使出往山东,继又历任宁阳、禹城、蒲台、武城、章邱、郓城等地知县。宦游二十余年,凡所任之地,皆把教育放在首位,爱抚黎民,政绩卓著。后告老还乡,置办田产,筑室名曰“鞠隐山庄”。
归隐后鞠隐公志在兴办小学堂,征得夫人同意,召族人商议,未果,寻病终。先生一子一女,子未成年而早夭,其女吴芝瑛(1868~1934),清末革命党人秋谨好友,诗人,书法家,远嫁无锡,丈夫廉泉在清朝户部供职,时与秋瑾为邻居(秋瑾丈夫亦在户部供职)。鞠隐公与夫人既殒,吴芝瑛秉承遗志,返回故里,尽捐家产,(家园为校舍,田产为校产),为办私立鞠隐小学而奔走。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吴芝瑛陈情两江总督冯梦华,办学在案获定。鞠隐私立小学创办开学。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时桐城县尚无主管教育机构,仅县中学堂为最高学府。县奉上札、照会县中学堂总理马通伯及县学界名流商讨,决议将私立鞠隐小学权属附于桐城县立崇实高小(后改为桐城县第一高级小学),鞠隐小学尽有田租悉数由崇实高小管理。至此二十余年内,私立鞠隐小学并入崇实高小,校名已不复存在。
吴芝瑛为继父志,咸抱不平,到处奔走,乡中父老亦顾念鞠隐公为桑梓育才之愿,首推吴族众望吴葆生、吴作先等,愤然直书,上桐城县申诉。
民国19年(1930年),得桐城县长李畏三明断:“原鞠隐小学校产,一高不得侵占,应悉数移交鞠隐小学,照原案处理。”至时鞠隐小学迁回鞠隐山庄,改名为“桐城县立鞠隐初级小学”。时名流荟萃,人才济济。经推荐协商,由吴振卿、房秩五、方达夫、方培卿、吴聘臣、施乐衢、吴健吾等七人组成校董会,推吴健吾为主任,制定校章、宗旨,经呈报批准。民国20年(1931年)春,私立鞠隐小学正式在鞠隐山庄招生办学, 民国27年,学校有教师4人,鲍仁寿任校长兼社会部主任,校舍24间,学生72人。直至全国解放。
解放前在鞠隐小学任教的教师有:鲍正亭、鲍仁寿、施耕农、张斗荪、方少兰、李馨、汪毓芳、吴武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