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求职者交流网!

加入收藏 交流网手机版 最新资讯

重庆荣昌县安富中学毕业证样本


重庆荣昌县安富中学毕业证样本点击重庆市高中毕业证样本查看,版本由重庆市教育部门统一印制发放下属学校。
基本内容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学校前身丹凤书院创建于清代光绪32年(1906),1927年春,地方人士在清代的安富镇丹凤书院建立了荣昌私立棠香中学,早在三十年代,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劳动教育。每周安排泥精劳作课两节,聘请专业技师郭士洪教习陶业知识,要求学生以能作碗、杯、匙、水盂、笔筒、画盘为标准。课后安排固定的陶业实习时间。解放后的1952年,学校更名为荣昌二中,1978年又更名为荣昌安富中学。90多亩的校园、树木葱郁、花飘四溢,51个教学班,3400余名师生置身其中。   时代是开放的,安富中学领导班子的思维更是开放的,他们不等不靠,与时俱进,努力建设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配套,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学校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近三年,为把学校创建成名副其实的市艺体特色重点中学,全校教职工节约每一分钱,打紧开支,群策群力,改善办学条件,三年共计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了具有陶都风貌特色的体艺馆、学生公寓、食堂、校园网双控系统、室外田径场,扩建了高中教学楼。昔日,低矮破烂的教学用房已荡然无存,替代的是新颖别致的教学楼,典雅气派的新校门,开阔的运动场、一流的体艺馆,赏心悦目的绿化区,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壮观楼群。学校教学、运动、生活三大功能区划分清楚,布局合理。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达40000余平方米。   校园美在视觉中,育人功练奋进中,曾一度为平凡所困的安中领导班子面对这个飞速旋转的星球,面对潮涌浪翻,飞速发展的教育,他们决心团结拼搏,因为他们明白,甘于平凡就是甘于落后与退却,甘于平凡就是甘于平淡与平庸,在重庆直辖与西部大开发的强大助推力中,必须抓住这一超越平凡的契机,在这建好渝西明珠的发展战略上,在荣昌县一城四点最具优势的坐标中,举创重之旗,走发展之路!   科研导航,开辟德育新思路;教改奠基、质量再上新阶;教研搭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这是安中人创市重创名校的新战略。   雄厚的师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安富中学精心打造出一支教书育人的“精锐”部队,努力优化育人队伍,认真实施了“园丁工程”。着眼未来,正在实现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的历史性跨越,构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化、职务结构科学化、学历结构高层化、学科结构多元化的具有真才实学、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在安富中学197名教职工中,有特级教师1名、高、中级教师73名,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4人,县级优秀教师10人,县级拔尖人才11人、各学科带头人19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开拓奋进、结构合理、无私奉献”的敢拼敢羸的教师队伍在安富中学形成。   安富中学广泛组织教育科研和教改课题实验,承担国家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1个,县级课题6个,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教师教改科研热情高涨,从1998年至今,教师撰写教改科研论文在国家级报刊发表36篇,省市级发表82篇,县级发表160篇。不少论文获奖。2000年至2002年,张玉才、余晓堰、鲜恩赋、兰立玉、罗斌、雷洪荣、郑国利、邹贤春等教师撰写的论文分获荣获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与创新意识研讨会一、二、三等奖;学校注重教研教改信息收集处理,编撰了《安中教育》赠送县内外兄弟学校交流,受到好评。   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安中的师生们用心志铸起了三个面向的“金字塔”。学校在实践中推广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育人模式,那就是“面向全体;夯实双基,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同时总结出了“目标——问题——探讨——练习——小结”的教学方式,为突出教学效果,他们大力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坚持“低起点,缓坡度,流动式发展”,以毕业班为龙头,推动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教育教学的最终落脚还是在学生成才上,安中在素质教育中大胆将应试教育和特长发展有机地磨合和相互促进,即使安中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使命高质量地完成,又融入了学生的现实成才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穿于每个教育教学环节,与此同时,增大了活动课程量,开设了计算机课,与武汉体院联姻,加强传统项目建设,组建体艺书法、管乐等课外兴趣小组,创办“棠香”文学社。发挥学校地处陶都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紧邻重庆市安富工艺陶厂的环境优势,大胆地把学生带出课堂,带进车间,开设陶艺实作活动课,给学生提供展开丰富 想和亲手创造美的天地。在陶艺实作活动中,做到了六个落实,即领导落实,组织落实,技术落实,内容落实,时间落实,经费落实。